预制菜是指以农、畜、禽、水产品为原料,配以各种辅料,经预加工而成的成品或半成品。
据艾媒研究院发布的《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分析报告》,预制菜产品分为四种类型,通过需要加工的程度多少可分为即食食品、即热食品、即烹食品、即配食品四类。
预制菜,主要有两个消费终端,一是餐饮连锁、便利店等商家;二是消费者。其中,餐饮连锁是目前最主要的受众市场,消费者端的渗透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。
站在餐饮连锁的角度,连锁门店需要标准化生产快速复制达到规模化,对于降本增效的需求高,而预制菜的出现能够直接简化门店出餐前的准备过程,以及在制餐上减少对后厨人员的依赖,达到有效缓解厨房人员成本压力的目的,且通过标准化流程,实现了味道和品质的稳定性,保障连锁门店在快速扩张中,消费者对品牌产生固有认知,提升用户粘性。因此,预制菜深受海底捞、知味观等餐饮企业的青睐。
据艾媒研究院公布的数据,2021年中国连锁餐饮门店已达到41,641家,预测近年将持续高速增长,这预示着预制菜市场也将随之蓬勃发展。
站在消费者角度,近年来,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,在懒宅经济及疫情的催化下,这种只需要撕开包装袋,简单加热或烹饪即可食用的预制菜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,并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,且品类发展愈加多样化和精益化,满足了人们对健康、美味、便捷的需求升级,带动了预制菜的需求量不断提升。
据行业人士透露,今年天猫“双11”期间,包括半成品菜、速食菜在内的预制菜销售火爆,成交额同比增长约2倍。(数据来源:中国证券报)
据调查,中青年是预制菜产品在C端市场的主要消费群体,顾客已经形成每周购买预制菜产品的习惯。在上班族缺少做饭时间的情况下,预制菜提供了除外卖之外又一便捷性的选择,且在消费者培育上已初见成效,因此,预制菜的发展潜力巨大。
数据显示,2021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预估为3,459亿元。预制菜在中国属于刚起步阶段,随着消费升级以及冷链物流布局,预制菜市场将BC端同时加速发展,之后将以20%的增长率逐年上升,2023年中国预制菜规模约为5,165亿元。